摘要:在他身后,一艘艘排筏在碧水中前行,不时可见白鹭翩飞。 ...
在多个产粮大省的田间地头,都曾出现习近平的身影。
△象鼻山公园夜景(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这次广西之行,总书记先后考察了漓江和象鼻山公园。今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谈到16个字的总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陈列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铜鼓王云雷纹大铜鼓,面径165厘米,重299公斤,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鼓。上次在福建考察时,他还对这个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的优等生提出要求: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这次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尽管实现难度很大,习近平在会上重申了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庄重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发展阶段在变,发展目标在变,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少数民族群众的庄严承诺不变。从勉励毛竹山村乡亲们办好葡萄这个富民产业,到点赞柳州螺蛳粉这个小米粉大产业,从在桂林象鼻山公园要求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到在工作汇报会上提出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总书记对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个新表述作出了生动的注解。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彰显新发展理念实践伟力。这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稳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只有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需要系统性、针对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关注的是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主要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问题,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新发展理念不仅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还充分考虑更长时期的发展要求,前瞻引领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能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有效扩大内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随着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引领我们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展现出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劲韧性。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引领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
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国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基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这既是全局性转变,也是历史性跨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畸轻畸重,不以偏概全,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如期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能否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理念是否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经过实践检验、彰显实践伟力的科学理念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新征程上,我们既要破解长期存在的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可能要应对不少从未经历、难以预测的问题,存量矛盾和新增风险相互叠加,工作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绝不亚于过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发展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持续释放发展新动力、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也是各类风险易发多发阶段,面临的风险挑战不会少,面临的重大斗争也不会少。
这5年,北斗组网完成,嫦娥登月返回,5G商用加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在2020年发布的全球131个经济体创新能力排名中,我国列第十四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
正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万美元台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大变局中危机并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